最近發現女兒的上門牙內側/下門牙近牙齦處都有黃黃的垢...刷不掉!我猜這是結石....但是因為我不管用牙刷刷~用指甲去摳它都無法弄掉!令我生起應該要找牙醫的念頭!
上網爬文發現只要有牙齒就應該看牙醫了!且現在保健觀念好~從乳齒就該保健而非誤以為恆牙才要保養~這時候的地基仍沒有顧好~一口爛牙跟著女兒是會誤她一輩子的啊!

為什麼孩子需要定期檢查牙齒?有些父母認為,乳齒總有一天會脫落,被恆齒取替,所以沒有必要往牙醫處檢查;就算孩子有蛀牙,只要不喊痛,就不打緊。事實上,嚴重蛀牙引致牙痛,令孩子在吃東西時不敢咬,怕食物塞進蛀洞中,而導致食慾不振,甚至影響睡眠。過早喪失乳齒,不但引起孩子的自卑心理,不敢露齒而笑,更會影響發音的準確。

因為牙齒天生有向前移的傾向,若乳齒過早拔掉或蛀掉,後面的牙齒就會向前移, 到恆齒長出時,因沒有足夠的空間發展,導致牙齒排列擁擠及不齊。定期往牙醫作檢查,以上的問題便可以盡早避免。

蛀牙是小朋友最常見的疾病之一,雖然沒有立即的危險,卻對孩子的成長有影響,所以從小開始,就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。小朋友的牙齒保健,可以分為三期:

第一個時期是0歲到3歲
也就是出生之後到幼稚園的年齡,這個時候的孩子任何事情都得要依賴父母,所以孩子的口腔衛生,全要靠父母親幫忙維持。
雖然嬰兒剛在出生到6個月之間並沒有牙齒,但是也需要保持口腔清潔。在餵過母乳或牛奶之後,最好用紗布擦拭或是用橡膠做成的牙刷套在食指上,清潔上下牙床及黏膜。
特別要注意的是「奶瓶性蛀牙」,避免讓孩子長時期含著奶瓶睡覺或是在睡前喝牛奶。而嚴重的奶瓶性蛀牙會引起牙齒疼痛,造成飲食攝取困難,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、外觀及發音,甚至會造成將來的齒列不整。所以一定不能大意。

第二時期是3歲到6歲
從幼稚園到上小學以前。這個時期的孩子,幾乎都還是乳牙,沒有長新的牙齒。但是已經可以開始教孩子如何刷牙了。原則是,在孩子會拿穩湯匙的時候,就可以開始逐步訓練他們刷牙,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。

第三時期是從6歲到12歲
國小的階段。雖然在學校已經有級任導師、校護及牙科醫師篩檢,但是最主要還是要靠父母親的關心,才能讓孩子保持「零蛀牙」。
通常6歲到12歲也是孩子換牙期,從乳牙換成恆牙的時期。有些父母親認為,反正乳牙會換掉,蛀掉也沒有什麼關係。其實,乳牙和恆牙一樣重要,不但要先照顧好乳牙,才會有好的恆牙;而且口腔衛生的習慣也是要從小培養。

有的小朋友會有齒列不正的問題。有可能是因為遺傳因素造成,像是牙齒與牙床骨骼大小比例不佳,或上下顎骨相對關係不良。另外,也可能受環境因素的影響。例如有的孩子會因為不良的口腔習慣像是吸手指頭、吸奶嘴等等,造成口腔變形,必須求助牙醫師矯治。還有的孩子因為乳牙太早掉,或是換牙的順序混亂,使得恆牙長出的空間不足,造成齒列不整。

齒列不正的孩子更容易罹患蛀牙,或牙周病,而且會造成顳顎關節障礙、咀嚼功能不佳,也會影響臉部外觀及發音,所以一定要做矯正治療。小朋友比較好動,有時候也可能因為意外造成牙齒外傷。

如果是6歲之前,因為牙齒的支持組織還沒有成熟,所以外傷時常會造成乳牙整個掉出來或是搖搖晃晃,必須盡快請牙醫師檢查恆牙的發育有沒有受到影響。至於7歲以後的孩子如果發生前牙外傷,可能撞傷的就是恆牙,所以要特別慎重處理。

當孩子發生牙齒外傷的時候,如果是牙齒整顆掉出來,應該盡快把牙齒找到,不要觸摸到牙根的部分,稍微用清水沖一下,再把牙齒塞回到缺口中。如果不確定位置是不是正確,可以把牙齒浸泡在冰牛奶或是生理食鹽水中,盡快去看牙醫,把它固定好。

總之,牙齒的健康會影響孩子的發育和外觀,爸爸媽媽一定不能大意哦!

大紀元醫藥新聞:文/記者黃文心◇

爬文得知小人看牙要找專門的兒童牙醫比較合適~因為小人只要看到醫生就怕了~更何況是要看牙齒~要乖乖躺著還得張開小嘴這得要很有耐心的牙醫才有辦法!
找到幾篇文章來參考共找到幾間在家裡附近的兒童牙醫:
新安兒童牙醫塗氟記,淺談兒童牙齒保健,試用兒童牙齒保健三步驟,牙齒塗氟/媽味的經驗分享/兒童牙科醫生分佈資料,找兒童牙醫,第一次看牙

以上是我找得覺得不錯的參考文章,當然也有看到你找到好的兒童牙醫還得打去問問他們幾歲才收...太小的有的還是不收!為了女兒以後能有一口好牙可以盡情的笑~我想我得快點找到合適的牙醫進行第一次的塗氟才行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夏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